貼福字、貼窗花、貼年畫、貼掛千
更新時間:2024-09-22 06:05 > 來源:98作文網(wǎng) 歷史典故文章摘要:貼福這樣,你既不會為情所惑,也不會挫傷失意?貼福字變回潮媽看行不,天氣涼爽了,找些當媽的聚聚討討育兒經(jīng)驗,挺好的。貼福字、夏雨將至,狂風肆虐,雷聲大作,閃電剎那照亮整個天空,蜻蜓低飛,蛙聲陣陣,樹葉如群魔亂舞,毒辣的太陽即刻被烏云遮蓋,城市的沒關緊的門窗,攝人魂魄、動人心跳的撞擊聲,人們紛紛趕回家收衣服,還未來得及,傾盆大雨已掩蓋了所有的聲音,汽車的鳴笛聲,操場的廣播,人們的歌聲,朗朗的讀書聲,吵雜的麻將聲。
這些都具有祈福、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。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,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,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。年畫,也和春聯(lián)一樣,起源于"門神"。春聯(lián)由神荼、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(fā)展,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(fā)展。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,年畫的內(nèi)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,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里,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(chǎn)生了《福祿壽三星圖》、《天官賜?!贰ⅰ段骞蓉S登》、《六畜興旺》、《迎春接福》等彩色年畫、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。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(jié)貼春聯(lián),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,全國出現(xiàn)了年畫三個重要產(chǎn)地:蘇州桃花塢,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;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。民國初年,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。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。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,以后發(fā)展成掛歷。掛千,就是用吉祥語鐫于紅紙之上,長尺有咫,粘之門前,與桃符相輝映。其上有八仙人物的,為佛前所掛。掛千民戶多用它,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。其黃紙長三寸,紅紙長寸余,是"小掛千",為市肆所用。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(銅錢)串掛的,與壓歲錢一樣,有壓勝的作用。
編輯:劉建基 查看:11580次 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,貼福字、貼窗花、貼年畫、貼掛千網(wǎng)址:http://hnjxzp.com/zwsc/7806.html
參與投稿收藏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