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蜀州”還是“蜀川”
更新時間:2024-11-20 01:50 > 來源:98作文網(wǎng) 歷史典故文章摘要:“蜀蜿蜒的江邊錯落著一排排古舊的吊腳樓,老城墻下的水車悠悠的轉著,沒有喧囂,就是那么靜謐,讓人恍如隔世?“蜀州街道、教堂、樓閣?!笆裰荨睋崦忮说拿利悾犻_眼----------曾經(jīng)你親手種上的七瑾,花瓣凋落了一季又一季,這樣的輪回,曾幾何時,成了心底最美的依靠,這樣的世界,還在乎什么春夏秋冬,就一個人漫步風霜雨雪。
中學語文課本選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入蜀的那首詩,詩題為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朱東潤主編的《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》(現(xiàn)為高等院校教材),也選了王勃的這首詩,詩題為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。學生由中學進入大學,發(fā)現(xiàn)"州"字少了三點,這是怎么回事?
經(jīng)查《舊唐書》卷四十一《地理四》,找到了蜀州這個地名的命名時間,蜀州這個地名是武則天朝垂拱二年(686年)開始出現(xiàn)的,一直存在開元二十九年(741年);從天寶元年(742年)起,到肅宗至德二年(757年)止,改稱唐安郡;從肅宗乾元元年(758年)開始,直到唐滅,復稱蜀州。唐時的蜀州,即今之崇州市,它在成都西面約50公里處。
再看王勃的生卒年?!杜f唐書·文苑傳》王勃本傳,記其生卒年甚詳:"上元二年,勃往交趾省父,道出江中,為《采蓮賦》以見意,其辭甚美。渡南海,墮水而卒。時年二十八。"此處"上元",是唐高宗的年號,上元二年,即公元675年。這條史料說明,在蜀州地名出現(xiàn)前11年(或前10年),王勃就已經(jīng)不在人世了。那么,他是不可能在詩題中使用"蜀州"這個地名的。
再從這首詩的題目對友人官職的稱呼來做分析。王勃稱這位姓杜的朋友為"少府",少府就是縣尉。唐代的官制,州一級沒有"少府"這個官職。由此可見,"少府之任蜀州"的說法是不合邏輯的。而說"少府之任蜀川"是可以的,"蜀川"是對蜀的泛稱,唐人稱蜀地每每稱為"蜀川"。